春天已然过半,但千娇百媚的各类花卉仍在灿烂绽放,盎然春意催生出的“春日经济”正席卷全国,在各地掀起了春游热。
广西桂林的油菜花海金黄耀眼,湖北武汉的樱花粉白醉人,北京三里河的春桃粉嫩多娇,江苏苏州的玉堂春繁花似锦……踏青赏花拍照,满满的春光揭开了赏花季的盖头,又给不少地方送来了“泼天的富贵”。
但是,火爆的春游在激活城市经济的同时,不免带来了一些隐患和问题,尤其是那些并非公共景点的赏花点、春游地,爆棚的人流给当地服务与管理造成了极大压力,有些地方甚至引发了游客与当地居民、学生等群体的冲突,这“泼天的富贵”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接住的。由此想到我们珠海,不说四季如春,也算得上是绿意长久、花期绵绵,大部分时候都是鲜花不断,在借势发展“春日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引以为鉴,通过科学预判,藉此强化旅游管理、提升旅游服务。
激活“春日经济”,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必须将服务为民做在日常。这里的服务不只是景点景区里的服务,而是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交通的顺畅、停车的效率、食宿的便利安全……这些细节无不影响着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需要常年的坚持和积累。而结合往年经验,做好赏花季、采摘季等不同时令旺季的提前应对,也是服务为民的应有之意。只有习惯了将群众的需求放在心里,才能让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承接得住广大群众的热情。
激活“春日经济”,更好满足群众出游的热情与期盼,必须立足本地生态实际,把工作做到前面。换句话说,要发掘本地拥有的丰富生态资源,立足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的向往和追求,因势利导而不是生造景观景点,要着眼绿色生态的多样性,坚决杜绝“同质化”建设和竞争,最关键的是要在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不仅要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更要将各项工作想到前头、做到前面,让宾至如归成为本地旅游服务的最好注解。
机遇不可强求,但总会青睐有准备之人。城市旅游发展同样如此,当我们把服务为民贯彻到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许机遇就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