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起龙,吉庆有余。
5月3日,
在绿水青山的斗门莲洲镇西滘村,
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莲洲镇
联合举办了一场活动:
斗门龙舟起龙民俗仪式。
不必说,请龙、起龙、
祭龙、点睛、采青……
传统仪式唤醒埋藏涌底20多年、
坤甸木制成的“冠军龙”;
不必说,激烈刺激的龙艇(农艇)
竞技和疍家人的高端玩法水上拔河……
一涌碧水满载的
不仅仅是起龙民俗,
当天的诸多活动中,
“传承”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龙艇(农艇)竞技中,
1号龙艇斩获第一名,
赢得了特色奖品——一条30斤猪后腿。
艇上的3名村民队员年龄加起来120岁,
其中“带头”欧志伟29岁、
“动力”卢秋强30岁、
“掌舵”卢卓成61岁,
其中卢卓成和卢秋强是父子俩;
获得第二名的12号龙艇,
3名村民队员共132岁,
同样由老“龙舟”带着青年仔,
极好地演绎了老中青的传帮带。
“我是第一次参加水上竞技,
这是一个集体项目,齐心协力才能赢。”
来自珠海市田家炳龙舟队的
高一学生文威表示,
这次学校龙舟队派出了6名学生队员参加,
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
期间,曾获龙舟世锦赛冠军的
斗门龙舟队“核心元老”获邀到场,
被授予“斗门龙舟文创纪念牌”,
并向珠海市田家炳龙舟队“授桨”,
以此传承龙舟文化。
今年58岁的村民冯华新
担任本次起龙队队长,
他与龙舟打交道逾30年。
“儿子跟着我划龙舟8年了,
13岁的孙女和7岁的孙子也都喜欢。”
在他的带领下,
大家为出水的龙舟装上龙头、龙尾。
至此,一条完整的木龙舟呈现在眼前,
威风不减!
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
这是龙舟文化精神,
值得传承、发扬。
黄杨河水,奔涌入海;
斗门龙舟,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斗门龙舟赛自1988年举办以来,
经过36年发展壮大,
已成为珠海最负盛名的传统体育赛事之一,
成为展现粤港澳大湾区
“人文湾区,一水同舟;
万众一心,赛龙夺锦”的精神内涵。
斗门龙舟文化
正在传承、交流与融合的大江大河上,
挥洒更加耀眼的浪花。
当我们把镜头对准珠海的时候,
看到的是什么?
是伶仃洋里长桥卧波,
是情侣路上风情万种;
是平凡生活的人间烟火,
是危难时刻的守望相助;
是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是产业宏图不断延展;
是青春之城的少年意气,
是沧海桑田的时代之变。
奔波的脚步、奋斗的身影、幸福的笑脸……
拼接出了城市的模样。
有温度、有力度的影像
能够穿透岁月、直抵人心。
捕捉真实瞬间,传递身边感动,
这就是《定格》
——一座城市的影像志。
珠海传媒集团
全媒体摄影专栏《定格》,
为我们不拘一格的城市
留下万千定格,敬请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