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阳光照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简称“合作区”)的各大生态湿地进入了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候鸟成群结队的灵动身影,或嬉戏、或觅食,鸟鸣如歌、此起彼伏,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生态画卷。
近日,记者从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获悉,素有“鸟类大熊猫”称号的黑脸琵鹭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合作区的生态湿地上。过去在候鸟越冬季节,横琴的潟湖是黑脸琵鹭的重要停歇地。今年,调查员更是在南部潟湖发现了38只黑脸琵鹭,达到合作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以来的新高。
据了解,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鹈形目鹮科的鸟类,因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横琴便吸引各类候鸟驻足停留,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今年10月份,合作区更是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刷新横琴鸟类新纪录,水雉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它的出现也是对横琴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
自合作区成立以来,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积极开展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和巡护监测,了解横琴的生物资源,同时做好山体造林、封山育林、红树林营造、湿地生态管护及提升改造栖息地保护的工作。
为了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管养团队在二井湿地公园,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让湿地公园恢复自然野趣,营造不同生境以提升生物多样性。此外,该局还加强了横琴南部潟湖区域的巡护监测工作,并通过野生动物宣传月等系列科教活动提高公众对候鸟的关注度与爱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