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炆(横琴青少年足球队)
“足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从四年级开始认真训练,能踢边锋,也能踢边后卫,擅长拿球后带到中路为队友创造机会。教练说我视野开阔,自带‘最强大脑’。我对自己有信心,未来想成为职业选手。”
郑嘉佑、郑嘉彬(横琴青少年足球队)
哥哥郑嘉佑:“一年级参加横琴选拔时,爸爸让我去试试,结果选上了。我现在踢后卫,未来目标是踢上中甲、中乙联赛。”
弟弟郑嘉彬:“我从大班开始踢球,现在踢边前卫。打比赛是最开心的时候,输球也没有气馁,相信自己长大后能踢得更好。”
谭成(香洲区容闳小学足球队)
“我从两三岁就喜欢足球,正式训练两年多了,现在是四年级,踢边后卫或边锋。我的偶像是C罗和马尔基尼奥斯。踢球真的很快乐,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黄女士(郑嘉佑、郑嘉彬妈妈)
“小哥俩踢球四五年,爸爸常陪他俩加练。足球教会他们坦然面对输赢,从0:10到0:5再到0:2,每一次进步都历历在目。正确的输赢观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这才是足球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汤女士(谭成妈妈)
“孩子从小体弱,踢球后身体变强壮,更懂得团队协作。比赛密集时他也会累,但只要上场就很开心。希望他能心有热爱、坚持不懈,在足球中找到快乐。”
李冬霄(横琴青少年足球队教练)
“我感觉珠海各个球场都能看到很多孩子在踢球,足球氛围很浓厚。足球的包容性很强,不同的好苗子如果培养得当,都可以在足球领域有自己的一方空间。足球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天赋固然重要,但这项运动贵在坚持。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也至关重要。希望孩子们别只关注眼前一时的成绩,目光要放得更长远,注重培养协作能力和意志力。”
紧追不舍。
临门一脚。
大力抽射。
你追我逐。
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桂山小学创办于1953年,办学规模为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一个班),目前全校学生63名。30年的坚守与积淀,使得这所小小的海岛学校校园足球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桂山小学自1995年组建足球队以来,始终将足球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内容。每天早晨(7:30-8:10)的晨训,以及下午放学后(18:00-18:45)的课后训练,成为足球队学生的日常生活。30年间,学校每年选拔25名学生加入校队,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足球这项运动。
桂山小学开展足球训练课。
足球队的坚持离不开体育老师许耀能的长期付出。自1995年起,他便带领球队训练,见证了足球帮助学生成长。许老师表示,足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足球不仅让海岛学生强健体魄,更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起点。2020年以来,桂山小学足球队先后多次参加市级比赛,以拼搏精神展现海岛学子的风采。小球员周文博盘带细腻、突破犀利,他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最喜欢的球星是C罗,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周文博说,像他一样热爱足球的同学还有很多。人称“哈兰德”的周振奋、像父亲一样热爱足球的林泓等,都是球队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前国足队员伍文兵曾到桂山岛对孩子们进行现场教学,香洲区湾仔小学的足球教师也前来交流,为海岛足球注入新的活力。学校负责人表示,桂山小学将继续深化足球教育,努力打造“足球特色学校”,以足球为纽带,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海岛足球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大课间时间,金湾区三灶镇鱼林小学操场上一派活力景象:哨声响起,师生混搭组队展开“仰卧起坐传球接力赛”,足球在欢笑中划出青春弧线;操场另一侧,职业教练正带领校队进行“折返跑+射门”组合训练,朝气蓬勃驰骋绿茵场……
鱼林小学是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今年年初,学校凭借其创新的足球特色课程体系,获得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活动一等奖,成为珠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
从2005年起鱼林小学就开始推广校园足球,在2012年全面推行“人人有足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球课”的普及策略后,学校创新推出“1+1”足球课程模式,即一、二年级每周1节足球特色课夯实基础,三至六年级增至2节强化技能,确保每日体育锻炼“一节都不能少”。
“校园足球首先要提倡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而不是片面追求比赛成绩。其次要重点关注足球的教育功能,把足球场上的竞技理念润化于教育点滴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鱼林小学副校长潘燕芬说。
为突破传统校园足球的局限,2023年鱼林小学与广州岁月明星足球俱乐部合作成立“彭伟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引入职业教练团队。足球基地的投用,不仅带来皇马青训体系教练团队,更构建起男女足三级梯队。每日早晚“一天两练”的高强度训练,搭配每月跨市挑战赛,助力校队队员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鱼林小学学生进行足球训练。
眼下,学校通过“发现-培育-挑战”三层课程体系,让零基础学生感受运动乐趣,为潜力苗子搭建成长阶梯,最终输送人才进入校队竞技训练通道。同时,学校还推动家校社协同,通过开展亲子运动会、校际联赛等活动,打造浓厚校园足球文化。
“希望未来学校能成为大湾区足球后备人才的摇篮。”潘燕芬表示,通过引进省内专业足球青训机构,借力俱乐部的专业指导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足球队竞技水平。“部分学生已崭露头角,引发业界关注。后续,我们将持续探索‘普及-提高-输出’的闭环模式,为国家输送更多兼具竞技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足球人才。”
珠海这一幕幕 “足”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