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女士结婚多年未孕,好不容易怀孕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让夫妻俩倍感珍惜,一直坚持严格产检。可就在36周的一次产检中,发现胎儿存在大量的腹腔积液并有大肿块,夫妻俩焦急不已。
36周胎儿腹水超700ml!
“超声显示胎儿腹水在700ml+,这对于一个胎儿来说是巨大量的。”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刘耘利介绍,此次异常是在第3次大排畸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胎儿不仅存在大量的腹腔积液,而且外生殖器异常肿大。
多年不孕不育,喜得珍贵儿,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小潘夫妇非常担忧。经该院小儿外科、产前诊断中心、产科、彩超室、放射科等科室医生共同讨论,决定先保胎至足月,宝宝出生后再根据情况手术治疗。
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胎儿新生儿负责人刘梅主任介绍,患儿得的很可能是胎粪性腹膜炎,在胎儿期出现了肠穿孔的可能,大量肠管内的大便流向了胎儿腹腔,引起了化学性的刺激。在排除染色体及基因相关异常疾病后,单纯的胎粪性腹膜炎可治疗,且预后良好,给家长吃了颗“定心丸”。
11月24日上午,胎儿剖宫产出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腹部极度膨隆,腹壁静脉怒张,外生殖器透光试验阳性,从外生殖器皮肤菲薄处甚至可以看到大便影,和胎儿出生前评估的病情一模一样。
当日下午,小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等团队通力合作进行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患儿转危为安。术中所见与术前判断一致——肠穿孔导致的胎粪性腹膜炎。在多学科的积极配合治疗下,
胎粪性腹膜炎如何治疗?
据介绍,胎粪性腹膜炎是胎儿期发生肠道穿孔,胎粪进入腹腔后引起的无菌性化学性腹膜炎,出生后短期内出现腹膜炎和(或)肠梗阻的症状的疾病,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腹膜炎:多是由于穿孔未闭合,出生后肠道细菌进入腹腔引发化脓性感染,患儿表现为呕吐、腹胀和便秘,呕吐多发生在第一次喂奶后,多频繁,呕吐物含胆汁或陈旧性血液;腹胀于出生后出现并逐渐加重,查体见患儿反应低下,腹壁发亮,色泽青紫,静脉怒张,有明显水肿;患儿出生后可有少量胎便排出或无胎便排出。
肠梗阻:在出生前穿孔已经闭合,腹腔内遗留广泛的肠粘连,继而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出生后随时出现呕吐、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刘梅主任介绍,胎粪性腹膜炎发病概率不高,约1/35000左右,目前有产前诊断和出生后诊断两种方式。胎粪性腹膜炎的治疗方式一般是根据病理类型决定的,如临床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原则上采用非手术疗法,如表现为腹膜炎或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早手术治疗。